2015/09/22
幾年之後
我回來了,回來這個停在2年未新增篇章的部落格。Google的好處就是不容易死,也無需特別登入,只要一進入頁面,按下新增文章,直接可作業。
這些年紛紛聽朋友將文章打包,從某個將關閉的部落格A搬到部落格B,或再搬到facebook一統個人對外宣言,我倒是悠悠哉哉的從沒擔心過Google通知要關閉部落格業務。是說,假使有一天這裡真的要打烊了,那也只是打包收藏至我的個人資料夾,對外宣言有或無,也不是太重要的事。現在對待部落格的心情就像使用智慧型手機,有則用(反正現在特別要挑支智障型手機也是難事,無須多此一舉),有時候確實有意外的好處出現,只是哪天要是沒了智慧型手機,我深信生活可以用另一種方式繼續下去,不至於有什麼「當初太依賴、而今昏天暗地的淒楚。」
鍵入網址來到自己的部落格,順手滑閱了幾篇文章,嗯,其實現在看還是喜歡的,喜歡文句、喜歡那時的心情,因為曉得每篇文章都算是誠懇面對自己的小節,而非只想搏得幾個被讚業績沾沾喜之導向。還是覺得寫作就回到評論不是太容易發生的地方好,比起Facebook速速可得的一個讚,在部落格對文章要評論的步驟起碼有三道:登入(要輸入正確的帳號密碼,如果密碼不幸鎖住還得折騰老半天復原)、打字、送出(送出之前也許還要來個圖形驗證碼),照邏輯來說,在部落格會遇到的朋友,即使是訪客,應是更真心要來與作者互動或對內文有感的人。
當初是有那麼一點故意選擇此處,我不是很需要功能或版型夠炫的後台,這裡有質樸清楚的標題方框、內文方框,若有更多排版或影音上傳需求,網路上找一下html語法也是能因應的。部落格斷斷續續一路走到2015,似是映照自己的真實人生,在「隨緣就好」的履行中筆直、傾斜、繞路的走著,到30好幾歲大概也還是有幾分意義的存在著。
總之,要繼續寫了,倒不是正式宣告要出道或幹嘛的啦,就覺得幾可以開始再寫。難得暫無工作煩擾,其實關於寫作而今處在百廢待舉的狀態,但累積隨時都在啟動的。寫給自己看,寫給想看的朋友看,好歹也知道我的時間是耗費在什麼事情上。
記得在國小,國中,高中的寒暑假期間,我很愛拿起800字稿紙伏首書桌前寫了起來,完成後,稿紙疊好收入書桌底下的櫃子。那時我很愛與文字接近,也許還帶有一些相關的夢想吧。每當回到部落格時我總會想起年少時的感覺,幾年之後,我還是在做一樣的事,並且喜歡做,雖然書寫模式改變,但也有一種持恆的感動,即便千山萬水滄海桑田,熱愛的事也不容易死。我想,認識我很久很久的朋友,應該略懂此刻我的感覺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