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金曲獎,聽到真多得獎者感言。大概想表達一種堅持築夢的辛苦,可又難以濃縮成隻字片語,所以你看很多人都在台上直接的激動。
今年印象特別深刻,好幾次我自己都感動到酥麻,也許在於情緒上的關聯吧。人都有夢,走不出習慣領域一輩子坐著就是羨慕了。已沒有英雄少年氣魄,默默下的決定,而今認真想來還真心惶惶,即便已經度過了舉棋不定的顛三倒四期。
不知道該說,覺醒的太遲,還是一開始沒有得到支持,導致人生晃了一大圈。結果,夢想還是一樣,當初對自己長大後的想像,相去並未太遠。只是一路對自己是失望了又充滿希望了,反反覆覆。長輩的阻止與懷疑倒也非壞事,一年一年的過,當人越能無懼且和顏的護衛自己的抉擇,差不多就清楚再來的十年方向會是什麼了。
我們也不是說都沒有實現過夢想。
不過,或許是夢想越來越大,也或許是覺得年紀越大夢想就應該完成的更體面一些,所以在過去十多年之內,真的看似無成無就。好在終究是最支持自己的big fan,算明瞭自己的練習曲累積了什麼。
不用去解釋我的夢想,不用去回應社會常俗檢視人年齡與成就的匹配,但也沒打算一輩子就是這十多年被看到的狀態。而其實,真的一直在向自己的夢想靠近,甚或一些小目標的達成。有時是刻意讓自己陷於某種困境之中,卻也無可免俗的在遇到苦楚時譙了幾句。
當然命運的牽引也是很關鍵的因素,再加上直覺。最近沒來由的常想流淚,深究起來大概像告別某階段那樣的...或憂傷、或了然、或不捨之類情緒加總的情結。我在選擇另一種往前走了,可怎一直覺得好驚險。在三十歲的時候真的會驚險。你說還年輕,但卻也不是真的能玩多大。氣不長、關節遇變天就痠、存款不多-一切切昭然若揭的就叫做現實。
並且也不太知道實現出來的會是什麼夢想,並且又要進行一場所謂擇善固執的義無反顧。
夢想的格局不同。在為社會制度而闖的時候,例如很簡單的考上第一志願、參加比賽得獎,小時短程的夢想,達到那刻,對自己搥胸說幹得好的畫面,是有留在心中的。長大後,也不一定用大小來形容夢想格局,但那種層次,是真真實實把人之所以為人放在主流價值意識之前,很困很困真的很困。這幾年練的是膽子,同時也練謙卑,練處世。不卑不亢,人間最難。
每個人在意的不同,我還真不想因困而廢了自己。說的是自我實現的那種生存,更難的生存,包含於安居樂業的生活之中。
謝謝身邊的一些朋友。你們也是,這一路紮實的練習,都存在的。以後萬一害怕了,互相扶持就是。你們,也不是說都沒有實現過夢想。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