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以愛之名的感情,常常不過是場經典的,遊園驚夢。
今晚看電影,看盤旋於宮澤理惠與吳彥祖之間的王祖賢,2001年楊凡導演的,《遊園驚夢》。片頭即以著名崑曲《牡丹亭》序幕,ㄚ寰春香引杜麗娘遊了園,伏了一筆與書生柳夢梅癡纏愛戀的美夢。然後帶出電影雙姈氣派的奢華享樂,開始了她們的故事,她們的遊園驚夢。
困惑。印象中它是個崑戲牡丹亭,一會兒又記得白先勇的《台北人》裡也收錄著短篇遊園驚夢,隨即又蹦出李商隱的一句「莊生曉夢迷蝴蝶」,莊生...莊生不又是個莊子有關嗎? 亂七八糟的也來不及囫圇吞棗了,只好先釐清尚記得的這些線索。
總算理出個本質問題來了。儘管你有你的、他有他的故事,最終回歸莊子載於《齊物論》凡是盡是一場無有的精神。容我很簡略的說,反正就是莊子夢見自身化成一隻蝴蝶,可能在夢中極快樂之類的,而醒來後發現還是活生生莊子一枚。後世於是引為,一場美好而愉悅甚至墮落的遊園,彷真感受到的相知相愛相守乃至嫉妒,而於失去之際方驚之為夢一場的痛心疾首。
楊凡導演又加入了當年《美少年之戀》的元素,只是這回大膽啟用了一向形象陰柔的王祖賢飾略顯剛陽孩子氣的守護者,高調卻又隱隱在意大宅人家意識的戀上宮澤理惠-典型出身卑賤的姨太太卻最誠實勇敢面對愛情的女人。劇中的王祖賢卻,以為在日記寫寫罪與過便算自我懲罰,不自禁的短暫貪戀起男人吳彥祖的胴體。
故事末了,吳彥祖離開了,宮澤理惠因病過世了,刺激或雋永,不過是當時以為,驚夢的盡頭,依然是一局孤獨。
人總說,快樂是短暫的,那麼,那麼痛苦也是短暫的。好些年前似是懂了王菲《將愛》歌詞中的「溫柔尚在,寂寞永生」,近來漸能體會,就是需要時間去了解,痛苦相較於人生時間軸來說確實是一時之間,唯有準備好默然的自我,伴隨自己走到不知名的異域。
不過對於所謂產生快樂感的一切,能貪戀也是要貪戀的,畢竟痛苦未曾放過我們。所以我很欣賞王祖賢當個T的風流man勁,同時也看她與男人幾場激情鏡頭看得很熱血。愛情阿,有些狀態下是一種嘗試,遊園驚夢給了一個寬容的解釋空間,不過不代表鼓勵墮落,純粹還是看玩得起玩不起吧。
我,醒醒夢夢,只有在愛自己的狀態下,大抵還維持一種類似專情的意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