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總有一種恆常的生活模式在,例如:在幾點幾分起床、幾點幾分看天氣報導、幾點幾分決定穿什麼衣服、幾點幾分裝扮完畢、幾點幾分出門、幾點幾分到達上班場所、幾點幾分下班、幾點幾分看什麼節目、幾點幾分洗澡、然後睡覺。似乎在做什麼、吃什麼等方面,也不會有太突然的轉變,似乎也是一種...對生活安全感的保證。
今天一早,我過得很「異常」。首先是在8點才起床,比平常足足晚了一小時;然後我生平第一次穿上那種尖頭、而且類似拖鞋款的鞋子(不會形容/_\)出門;買麵包的時候又選了個我最怕的芒果口味奶酥麵包。
整個早上至今,很顛覆,出走我的習慣生活後,僅能以一句"花容失色"與"戰戰兢兢"來形容一大早的心情,但是還挺有意思,雖然慌亂了些:P
其實晚起讓我覺得還挺舒服的,在床上伸懶腰連自己都覺得別有一番韻味(哇哈哈:D)
其實芒果奶酥也不會太恐怖,沒有很芒果,搭起奶酥竟然還香甜香甜的,又開發一個新產品:)
唯有鞋子比較慘烈。
拐到、鞋子踢出去。ok, 不要問我what else,已經夠慘了!一來,原本走路很快的我變很慢;二來,我很愛面子。噢,看著身旁一個個鞋頭比我尖、鞋跟比我高、比我細的女士們飛快地踏著步伐前去,我突然想到游泳池裡的自己,那個蛙式在那邊蹬腿蹬半天卻仍前進不到一公尺的窘境...。還有,我好想念我那正常的平底休閒鞋...。
不過我發現,穿這種鞋子,走路的時候全身變得很挺(因為不挺的話,我都會不知不覺變成O型腿,很醜),還真有那麼一點點"成年人"的氣派在,噢!下次再穿的時候,記得表情要微笑,因為今天太去注意抓緊鞋子以及抬頭挺胸,所以好像臉部表情都是咬緊牙根的樣子@@
呼~出走習慣,原來是一翻新天地,知所不足,而後改進之。
記得曾經轉寄一封信給朋友們過,也就是「跳脫自己的習慣領域」。內容是說,我們常常太用自己習慣的想法去看世界,例如,常會用自己的背景領域來做思考與反應,有時候以為這是專業,但卻讓自己做反應的空間少了、選擇少了、創意也少了,久而久之,很難開發出什麼屬於自己體會的新價值來。
有句話說,狗急跳牆。其實有時候就是這樣,不要把自己保護的太好,如果在危險之中你處得越荒越想哭,那勢必會激發解決問題的智慧。今天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蹬著那雙鞋出門,刻意讓自己走一段路,去找尋「穿這種鞋子要怎麼走路」的感覺,或多或少有突破,不穿上它走一走,一輩子也無法體會那種有點驕傲又有點悽慘的交錯吧:P
偶爾,讓你所習慣的那一切出走吧!做人太乖的話,彷彿只有一條軌道可以走,safe, but kinda boring。我的意思不是特立獨行,只是出走習慣,實際上應該會有更多機會,或許你會找到一條比現在更match ur soul的路,當然,這也需要一些緣分在,好比說,在一個十字路口交叉點,或許你可以選那個平常不習慣轉的那一邊走。沒人說每天都在亂撞、亂闖,那樣反而變得ridiculous。
說到此,不禁想起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來,明明離很近的兩個人,卻因為一個習慣向左轉、一個習慣向右轉,結果一直苦相思、以為從此無緣,若他們都願意出走習慣,不是幸福快樂的更快一點麼?
或許在習慣之外,我們也有意想不到的幸福:)
1 則留言:
厚!我告訴你,不行啦><
我的腳後來悽慘,中午就從公司跑回家換掉了:P
回家每跟腳指頭都起水泡,然後我貼了滿腳的OK繃....
乖,不要害我,下次要是有那種靜靜坐著不要動的活動,我會把鞋子帶去套給大家看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