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看一個室內設計師介紹作品,因為她很喜歡畫畫,所以做了很妙的一件事,就是在幫每個客戶設計時,悄悄放上一幅自己的作品在牆上,免費送給客戶。
畫的呈現方式很多,我不懂術語,反正就有四格畫,有正常的畫,還有乾脆整面主牆的塗鴉。她說,以後老了,到不同客戶家做客,可以看見自己畫作上的成長,感覺會很不同吧。
比起她的室內設計,繪畫似乎少了點圓滑的天份,但相對地,就是粗糙卻滿溢情緒的執著。那是她的夢想,她說。這幾年我終於有點明白也落實了,有些狀況,其實是大多數狀況下,夢想和謀生沒有合在一起,不一定就得死掉或被犧牲。只要暗暗的練習與推進,雖然不若專業訓練那樣突飛猛進,卻也能在持續發酵找到俗民自我風格。
不是嗎?審美觀、價值觀不同,幾乎所有的事都是見仁見智,可是我也是閃躲了十年八年才終於不膽小,雖然沒有像小時候驕傲想像的那樣留名什麼壇,不過也縱容自己的作品留在家人朋友的Email,部落格,FB,噗浪,還有一些有緣無緣的小比賽中。
對我來說,夢想不是被看見,而是執著。
最近越來越坦誠很多原生的自己,當盡了某些必經的社會義務後,我告訴我的父母,很多事情變不了,八歲、十八歲、二十八歲的我,都因為某幾件同樣的事物,像磁力一般黏了過去,那麼差不多就明確這輩子八成會為這些東西計畫人生了吧!
他們懂,他們真的懂。因為他們也在這樣過人生了。
夢想是累積起來的,有過隱隱不能伸的窒礙,掙扎中的創作、停止、與繼續,才是讓人回想起來最美麗的部分。當回頭望去,早已開枝散葉的長在你人生不同的階段,不埋怨也不後悔了。
我會這麼繼續下去,還記得夢想的你們也是。
1 則留言:
寫得好!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