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提花樣年華這電影,In the mood for love。
30歲看王家衛,不是懂不懂的問題,而是種…終能親身體會的感覺。
喝了一款Gordon Biersch啤酒,一股清甜外加蘋果香的喉頭殘留,喝著我笑了,想起最近新發現的你。
小時候太認真,兩個人產生化學變化的歷程,還去分什麼「喜歡」跟「愛」跟「在一起」。在一起後道德束縛,若分開的原因又是另兩個化學變化,免不了有人埋怨有人傷心。一場愛的社會化,一直尋不到所謂「穩定對象」的人,久了竟用「愛人能力喪失」來詮釋自己。走入社會化的圈套,經常在主流中定義自己一場失敗。
如果你相信世間的客觀只是相對而非定論,那麼愛就是愛,愛了就是愛了無所謂喜歡、在一起。於是我愛你,我也愛妳,愛是純然的心情,伴隨著願意付出。換個角度來看「責任」或「承諾」,心甘情願不是更真摯麼?
試愛多年,在那些「應該如何愛」與「自以為這樣愛比較ok」之間,該感受的喜怒哀樂有如夢一場。其實我坐在一個定點,是人來、人往、人走造就了一條時間軸,而愛是定點中的我所保留的。
實在是很喜歡最近發現的這個人,呵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