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1

笑忘書

其實我是先在普普文化中邂逅了這三個字,太不解,也太迷人。即便林夕造了詞、C.Y.Kong(這誰我也不知!)造了曲、王非輕緩的唱出她的詮釋,我還是對這具體化的一切感到一頭霧水。

只是我也一直聽。

笑忘書的粵語版叫做「給自己的情書」,林夕的詞在這裡終於入世很多,不似天書。但我還是更愛國語版的歌詞,有一種玄無難懂的澀味,跟一般人對於《笑忘書》這本書的形容很像。

《笑忘書》(The Book of Laughter and Forgetting)的作者,就是寫《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那個人,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這兩本書,特別是後者,名氣很大,我都沒有看過,八年前翻了大阿姨念大學時留下來的泛黃不已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看了一頁,又插回書架上去。現在想來,是時候未到而已。我知道早晚有天我會想要賞閱它。

現在應該是比較適合了,因為米蘭昆德拉的書,就我側面之淺識,不要關注太多邏輯,而是反觀自我內心與當下文字的連結。看書是看氣氛的,很適合厭倦了嚴密邏輯串聯的現在這個狀態/年紀。

笑與忘,對於烙印在身心上的痕跡而言,都是一種很難的態度。特別當那痕跡是很摧殘的事實,更顯得輕鬆笑忘了偉大。然而我在想,那應該是一種反觀諸己,給所有的一切最後的原諒,然後不再牽絆於過去的灑脫吧! 人活下去,應該很需要這點的。

突然覺得王菲唱得很好。

2000, 笑忘書, 王菲。
作曲:C Y Kong 詞:林夕

沒 沒有蠟燭 就不用勉強慶祝
沒 沒想到答案 就不用尋找題目
沒 沒有退路 那我也不要散步
沒 沒人去仰慕 那我就繼續忙碌
來 來 思前想後 差一點忘記了怎麼投訴
來 來 從此以後 不要犯同一個錯誤
(讓我親手)將 這樣的感觸 寫一封情書 送給我自己
感動得要哭 很久沒哭 不失為天大的幸福
(就好好)將 這一份禮物 這一封情書 給自己祝福
可以不在乎 才能對別人在乎
有 一點幫助 就可以對誰傾訴
有 一個人保護 就不用自我保護
有 一點滿足 就準備如何結束
有 一點點領悟 就可以往後回顧
Lalalala... Lalalala...
從開始哭著忌妒變成了笑著羨慕
時間是怎麼樣爬過了我皮膚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這週末,阿乃北上來參加大學友人的告別式,碰一聲那種很激烈的跳樓自殺。我聽著那個我素未相識的女孩子的故事,腦中突然浮起了笑忘書的歌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