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坐落在台南市公園路上的一間老字號西餐廳。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在國光號下車的那個兵工廠旁邊而已。Google一下,發現它還活著,不過,自從上大學以後就不曾再踏進去過了。
小時候,「老地方」對我來說,有一種reward的成分在。排餐多了這一味,華麗許多。之所以會想起,是因為今天走在路上,猛然飄來的熟悉香味,我征住,顧不得後方緊急煞住腳踏車的老阿公之怨言:P 左顧右盼,猜想:可能是早餐店的玉米濃湯氣味吧!
在這邊走八萬遍了,也沒發現什麼跟這個味道很搭的店家之身影。
讓我告訴你這是什麼東西構成。會有一些花在桌上,黑色大理石桌,暗紅色沙發。有玉米濃湯(一定要玉米濃湯!!)、奶油餐包(裡面非要有濕濕的奶油不可!!)、恐怖沙拉(因為小時候我不敢吃菜,所以沙拉前面接的形容詞一定是恐怖XD)。然後是排餐,有我的魚排、許小弟的雞排、爸爸跟媽媽各一客的不知道什麼排(寫到這還蠻愧疚,都忘記爸媽會點什麼...不過,俺雙親一個不喜歡吃排餐、一個不喜歡吃肉,這樣想想,罪過應該還好齁...:P)之後有柳橙汁、紅茶。中間穿插著,小朋友的期待,爭先恐後說著學校的事情,還有雙親叫我們講話不要那麼大聲,以及逼我吃菜(>_<),被斥喝喝冰的不要喝太快等片段。
喔對!這一定要發生在星期六中午的放學之後,或是考完試的中午或晚上。
曾經因為一些事情,只有阿母跟我跟許弟弟三人,那是一段很辛苦的日子,以致於後來漸漸的轉到我家牛排去了,那又是我的另一段記憶,一段突然必須變得早熟的記憶。
現在西餐廳很少見,我指的不是像台塑王品或Tasty這樣的店,而是像西門町某些長在2F的西餐店,現在會聚集一些年紀大、手頭上好像很多房子的房東、拿著一大疊制式契約書在談事情...@@ 或是像復興北路&長春路口附近那間"豪情四海"(依稀記得是這名字)那種,不過我不太敢走進去,感覺跟白宮理髮廳的氣味有點像,很兄弟豪情這樣XD
反正,就是以前會有年輕人約會的那種西餐廳啦!! 多有氣氛~~ 在台南,後來比較常去的就是阿白母校台南女中附近,南門路上的「南門庭院」了。上大學以後,有一陣子我跟許弟弟返鄉,我們一家四口還會發狠忍著晚餐不吃,等9:30衝到南門庭院吃宵夜(也是一整套排餐,但便宜很多,還有鋼琴彈奏喔~~)...。
台北就不知道哪邊有了@@ 之前住南京民生一帶的時候,偶爾在巷弄間會看到感覺很相似的店,可是一個人也不想走進去這種店,很自然就忘記它們的方位@@
說完了,關於「老地方」的記憶。然後,我是真的很喜歡喝玉米濃湯,一邊沾上濕漉漉奶油的餐包。不知道現在的「老地方」還有沒有這款"配備"??
好久沒去這種地方聞香一下了。要我每天去早餐店前面呼吸,好像也不是個辦法=.=
2 則留言:
南門庭院我從來沒去過,下次你約我一起去好了。台北的話,我們可以一起去波麗路耶。
有有有聽過,忘記在哪邊@@ (而且乍看還以為你中波麗士大人過深的餘毒...:P)
想起大學去迪化街做報告,民權西路上好像有類似氣氛的店哩~~說是什麼古早台北年輕人求婚的地方...阿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