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台北以後,突然發現這個城市的弔詭,一方面大家忙碌、步調快速,一方面卻是花很多時間在交通工具的等待上,至少與我從小生長的環境相比,多了很多。
大一的時候,差點抱著公車站牌暴斃。那次我從學校要回南京東路,羅斯福路上只有一班車能夠開到離我的目的地最近的下車處,結果我等了30分鐘左右吧,而那繞來繞去的公車又遇到下班塞車時間,晃了40多分鐘才放我下車。一個多小時裡,我至少為之氣結30分鐘左右,並多次打算跳上小黃揚長而去,但想想之後大概會因為多花好幾百而再度暴斃,只好做罷。
興致來的時候,我是愛走路沒錯;但想要有效率起來時,我還是貪快的。後來我改騎機車,人家總說台北騎車很恐怖,我倒是樂得當馬路小英雄也無妨,只是一遇到停車時,又得大傷腦筋一番了=.= 最近去信義路,四段五段那兒可能要拓寬還是怎樣吧,整排停車格通通不見了,我只不過停一會兒很快辦個事,可是卻要停到老遠的地方,大熱天下本人五臟六腑怨聲載道到一個極致...。
真的很奇怪耶!既然要大家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少開車、多走路,信義路已經整個都是單行道了,是在拓寬什麼個勁@@ 這樣將可容納更多交通工具,而步行區將更形狹隘!奇怪嘛!!前幾天看新聞,高雄現在在提倡搭乘公車捷運,把停車格抹掉,停車費調漲,換句話說有點在"逼"民眾轉搭大眾運輸網,問題是,這個大眾運輸網有足夠的便利性存在嗎?若非如此,抹掉停車格豈不如同一種公家流氓行為?

有次我驚鴻一瞥英國和日本的捷運系統,網路之綿密,實非本國高唱"交通網便利"可比擬;沒錯,其實台北公車捷運已經挺發達,但很明顯地就存在幾個問題:1.不夠方便,比如說,像內湖、汐止這類的近郊市鎮,到台大或火車站等中心市區就要轉搭;2.不夠快速,你說捷運真的"捷"了嗎?再說吧!;3.公車所排放的廢氣一台可抵十台汽車吧@@ 有的還像煙囪一樣設在公車頂,路人從頭開始被噴到腳,不搭還比較不造孽...。
anyway,其實也不是對大眾交通工具宣戰啦,我只是覺得停車格不應該被視為一種"漸漸要消失"的東西,因為這並非因果關係,不是說「停車格沒了」→可以導致「車輛減少或環境汙染程度降低」;事實上,這會造成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繼續競爭,就像我現在練就了「喬停車格」的好身手,而路邊將會多出很多機車格塞爆又奇醜無比、更多閃雙黃燈的路邊暫停車輛的情景,還挺難看的。
能省則省,能不污染則不污染,只是在貪快與效率訴求下,不能鴨霸限制人們可以更方便的權利,oh, come on~給我多一點停車格吧!有機會從天上鳥瞰這個繁華的城市時,你心裡面才會說:「哎喲,我住在一個好體面的城市喔!」我可是很想這樣驕傲一下咧。
昨天突發奇想,有沒有空中計程車這一行@@? 就很快阿,而且路上車子就少很多,公車就可以衝衝衝了!!不過齁,照地面小黃激增數量來看,哪天上演空中塞車,我好像又要擔心看不到太陽了齁...。阿~真的是貪心又愛多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