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數位之牆電子報看到的一段話,它說,「要成為寫作不輟的Blogger 會經歷幾階段:(1) 一時興起的熱情(2) 熱情暫熄,為了對自己的承諾而寫(3) 讀者多了,為了對讀者的承諾而寫(4) 內化為生活信仰與習慣。」
「而大部分人連第二階段都過不去。」
在網路環境中,每個人其實都是出版者,然而多少人可以不斷output?上面這段文字確實略成為一個通則。然後我在想,自己又是怎麼游移於這些階段間?老實說,我發現這四種心情階段我都有過,端看我那陣子是什麼心情罷了。
最近跟老師的計畫,在研究與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有關的理論,要問我心得嘛,我覺得很有趣,思考與所獲皆不匪,只是不免有些紊亂,因為不管是行為、認知、或是情緒態度,每個人不同就算了,每個人在不同情境狀態下更有不同展現,於是乎,就是一片混亂。我只能說,很敬佩建立理論那些學者們的勇氣,因為只要找到一個反面證據,就可以說這個理論為偽,有時候我這個人就是超級無聊,拼命想是不是有什麼行為或思維不合某個理論的建構,但這樣也不錯,讓我多了觀察普羅萬象的習慣。
回到開頭那幾個對於成為永不止息blogger的說法,我想應只是歸納吧!現在都比較喜歡能用可以包含最多集合的方式來呈現一些看法,多少可消弭什麼得罪別人的情形:P 如果說,只要網路不死、人們在網路空間寫一些東西覺得爽爽的,那就可以「always be a blogger」了吧,我想。
3 則留言:
今日一時興起上來這裡看,這應該是第一次留言吧?發現這裡的文章都很有水準(我知道這樣說妳一定會驕傲的尾巴都翹起來:P),也許不會常常來看,但我會記著妳仍在這裡。
昨天和一個新朋友談到我大三時的黑色往事,才赫然發現我的記憶仍是那麼鮮明清晰且血淋淋的,它被我掩埋了卻沒有腐爛消失,一瞬間思緒翻騰,那個結原來還需要解開。
很久沒有和妳聊天了,我們的吃飯約定到底何時可以實踐啦?
by Marisol
人好像心裡都有一些深藏的秘密,與現在的生活、快樂的生活是分離的,好的是可以阻止自己不要不斷回想起,壞的是它已成為一輩子的負荷。於是,活起來,變得油條許多。
呵,吃飯阿,我是需要促發的懶惰鬼,召喚一大群人來誘發我吧:P
哈~~妳一定沒想到我會上來看妳的文章吧...
連我自己都很意外啊!!逛逛自己我的最愛中
竟有妳的部落格(什麼時候加入的 竟遺忘的一乾二淨)。前一陣子真的很感謝妳老是接我的狠招,電話與信件的轟炸應該有些嚇到您老人家囉...
看到妳的文章,覺得妳"長大"好多,有時候卻讓我感到一些些「滄桑」。一種感覺啦~~倒不是妳真的飽受摧殘過...不過我自己也是囉。經歷一些事或挫折,希望能夠有所成長,才不辜負人生這一番好風光,還等著我們去探勘。我也很期待下一次提筆寫信或捎給妳的訊息是快樂而且幸福的跟妳分享屬於生活的完滿況味壓...
別忘了偶而跟老友連絡囉!上次見面已經四年前了...真是忍不住要跟妳囉唆一下!!
By阿蘇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