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個電影場景,印象很深刻。(應該是「得閒炒飯」吧!!) 總之就是,有個女生想離職,可是公司又不讓她離職卻也不給她事情做(忘記是為了什麼原因了),結果女生每天就在會議室為即將出生的Baby織毛線衣…。
其實這很難。有那麼多的尷尬,你要說泰然也不是泰然到多麼渾然天成,剩下的真的就靠個人修養了。人要禁得起一些時間的流失,為了找尋一些原因。職場人生,難得有時間像佛陀一樣,有這麼大片空白留給思考,很痛苦但是,到做決定的那刻,頗為澄明。
所以其實不是衝動,也不是心中有什麼雄心壯志,純粹就是選擇。
每個人有每個人適合的環境,不是只能選擇優秀的環境工作,有時候,我們可以把某些東西做的優秀起來,這就不同了。
幾度分合職場,有中小企業,有大企業,有學術界,有那種不知道屬於什麼的財團法人公司。每個地方其實都有很深刻的仗,仗就是過去的傳說了,不管最後仗打成怎樣,每場打完後就是歸零。
在這個產業意氣風風,在另一個不同領域也許就沒什麼太大意義了。好比你現在問我得過諾貝爾獎的數學家誰誰誰,我可能不會有太大感覺,看到照片大概只會想說,這個人長得算帥還是普普捏??
是這樣吧?跟公司say bye跟對情人說分手好像。誰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賦予這段關係有了不同的看法。而歸零的藝術,就是彼此尊重,誰知道未來會如何呢? 總在篤定的這一瞬間,心裡明朗了不少。
而很快的,大家就會忘記這種尷尬的氣氛了。人生就是這樣,繼續背著一些什麼走下去吧。頸部上,沒有長回頭的那條筋。
2012/09/08
目的地:香港。
香港。
有種漠然,說好聽一點是精神獨立,更好聽一些是凡事抱持懷疑態度的科學精神總能響徹港島。
但是香港人整體來看,有種信念,是說的出道理的那種,不是盲目的指責,緊咬敵方的小把柄說「如果不是我就去跳海」,那種誇張的一場表演。我不是香港人,沒資格去說香港是好是壞。我也不是不愛台灣,中國人嘛,本來就比較習慣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容一點。
這兩個實則上都是獨立國家,名義上卻是有根卻安住不了的失根蘭花,有點形似,但思維特色卻也因更久遠的歷史背景,以及產業文化的相異,產生不同樣貌。
熟識我的人一定知道我對香港有莫名的迷戀,雖然很晚還開始入港,但一入就是年年好幾次出入,人家都說香港去那麼多次幹嘛?不是都逛街吃東西嗎?
我還真的去幹了很多不同嘛,也從來沒走過血拼路線。
是旅客用印象把香港定型了,但我倒是很願意花很多時間在探索這個城市:它有中國傳統,有被殖民的外來衝擊,後來常常發現香港人臉上不自覺有「我是有底線的,你可侵犯不了我」,或是,「哎呀~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像是抗體一樣,深植於血液中。 也許我也很想有種表情吧。
不過,就算去一百萬次也不可能洗底的。於是只好去交易,我促進你經濟,你給我一種輕鬆痛快,這也算是一種穩定友好的關係吧。
港人最近的反洗腦運動,真是酷極了! 這種遊行發生在台灣,我應該二話不說就去參與吧。腦真的不是拿來洗的,腦是拿來思考的。不過我也在想,那小童們的教材,要給他們是什麼? 世上沒有客觀,有的只是教人各個國家的實相。這樣會太殘忍嗎? 但,不是早晚都要知道的麼。
阿,隨便吧,制度不過是日常生活的實作,人怎麼做還是最真實的。所以當本人昨夜噙著要哭也哭不出來的心情,一路漫無目的從竹東回來時,不發一語的打開電腦,我要訂機票了。雖然規劃的時間在幾個月後,但人不就是靠希望在生存的嗎?
旅遊城市:香港。
有種漠然,說好聽一點是精神獨立,更好聽一些是凡事抱持懷疑態度的科學精神總能響徹港島。
但是香港人整體來看,有種信念,是說的出道理的那種,不是盲目的指責,緊咬敵方的小把柄說「如果不是我就去跳海」,那種誇張的一場表演。我不是香港人,沒資格去說香港是好是壞。我也不是不愛台灣,中國人嘛,本來就比較習慣對自己嚴格對他人寬容一點。
這兩個實則上都是獨立國家,名義上卻是有根卻安住不了的失根蘭花,有點形似,但思維特色卻也因更久遠的歷史背景,以及產業文化的相異,產生不同樣貌。
熟識我的人一定知道我對香港有莫名的迷戀,雖然很晚還開始入港,但一入就是年年好幾次出入,人家都說香港去那麼多次幹嘛?不是都逛街吃東西嗎?
我還真的去幹了很多不同嘛,也從來沒走過血拼路線。
是旅客用印象把香港定型了,但我倒是很願意花很多時間在探索這個城市:它有中國傳統,有被殖民的外來衝擊,後來常常發現香港人臉上不自覺有「我是有底線的,你可侵犯不了我」,或是,「哎呀~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像是抗體一樣,深植於血液中。 也許我也很想有種表情吧。
不過,就算去一百萬次也不可能洗底的。於是只好去交易,我促進你經濟,你給我一種輕鬆痛快,這也算是一種穩定友好的關係吧。
港人最近的反洗腦運動,真是酷極了! 這種遊行發生在台灣,我應該二話不說就去參與吧。腦真的不是拿來洗的,腦是拿來思考的。不過我也在想,那小童們的教材,要給他們是什麼? 世上沒有客觀,有的只是教人各個國家的實相。這樣會太殘忍嗎? 但,不是早晚都要知道的麼。
阿,隨便吧,制度不過是日常生活的實作,人怎麼做還是最真實的。所以當本人昨夜噙著要哭也哭不出來的心情,一路漫無目的從竹東回來時,不發一語的打開電腦,我要訂機票了。雖然規劃的時間在幾個月後,但人不就是靠希望在生存的嗎?
旅遊城市:香港。
2012/09/07
黛西。阿元。
黛西沒發生什麼鬼事,阿元也不需要紀念。
純粹就是想到,在某種說不出的痛苦上,有時莫名其妙的就會想到的朋友。
也許潛意識以為,黛西會跳那種靈肉合一、對於生命有所頓悟的印度舞給我看吧。
有些東西是超越時間的,就像達利的作品,那時我看著也想像著。還有一個朋友叫阿元,三人合璧時,經常有一種我完全掌握不住的創造力,飛阿飛阿,都誤以為自己真的靠想像就能有飯吃。對生活某部分的反動或厭棄,說一說好像就沒什麼了。 後來阿元跟著他的男人懷孕去了,黛西在一次投奔新竹的流浪後,很不熟練的鎖上我住所的門,令我回家於門口與門把拉扯很久(這件事在門打開後我就忘了告訴她,因為我笑了很久,西西阿,你是怎麼關門的??),自此之後就沒見面了。
網路偶爾來一段的交集,互相嘴賤的快感,我又想像了,誰是阮籍?誰又是稽康? 孟婆湯一定偷倒在彼岸花了,否則這世人怎能連結那個黑盒子連得那麼順暢??
但事實是,無法長相守,於是只好分散各地,各自三不五時在各種能呈現文字的載體上發瘋。 時間是不存在的。看著你們的字,我就陳冠希式的歪一邊嘴角笑了。
瘋子有三種:阿菊、阿元、烏拉白…那是好久以前,也是好久以後。
純粹就是想到,在某種說不出的痛苦上,有時莫名其妙的就會想到的朋友。
也許潛意識以為,黛西會跳那種靈肉合一、對於生命有所頓悟的印度舞給我看吧。
有些東西是超越時間的,就像達利的作品,那時我看著也想像著。還有一個朋友叫阿元,三人合璧時,經常有一種我完全掌握不住的創造力,飛阿飛阿,都誤以為自己真的靠想像就能有飯吃。對生活某部分的反動或厭棄,說一說好像就沒什麼了。 後來阿元跟著他的男人懷孕去了,黛西在一次投奔新竹的流浪後,很不熟練的鎖上我住所的門,令我回家於門口與門把拉扯很久(這件事在門打開後我就忘了告訴她,因為我笑了很久,西西阿,你是怎麼關門的??),自此之後就沒見面了。
網路偶爾來一段的交集,互相嘴賤的快感,我又想像了,誰是阮籍?誰又是稽康? 孟婆湯一定偷倒在彼岸花了,否則這世人怎能連結那個黑盒子連得那麼順暢??
但事實是,無法長相守,於是只好分散各地,各自三不五時在各種能呈現文字的載體上發瘋。 時間是不存在的。看著你們的字,我就陳冠希式的歪一邊嘴角笑了。
瘋子有三種:阿菊、阿元、烏拉白…那是好久以前,也是好久以後。
如果世界靜的連針掉在地上都聽的到
如果世界靜的連針掉在地上都聽的到,有一點微弱的聲音,說了一些句子,我們都應該留意聽它的內容。
比如說,你怎麼想「自由」?
當年我呢喃的說,自由是相對的。你卻亂棒打在身上,一邊淨是說:就是給你太多自由,你才會這麼陽奉陰違。
當某人說我們一直過的太自由時,是因為相對於某人曾接受的束縛,或我們多遇到一些選擇,所以顯得是比較自由的。
今天想說的是,天生就有太多選擇的人,不一定自由。像是愛情。男配女,多天經地義,偏偏遇上了男配男,女配女。這不是自由過了頭,他就是天生多了這個選項。而有良心之人,最後的決定,可能就是「你爽我也ok」的只好認命。但在他做的選擇v.s.他本來想要選擇之間,有落差。
最近深感迷惑的是,接受落差,是不是就是俗稱的成長? 然後到四五十歲的時候回首,「哇…過去我們犧牲自己這麼多」,而後才驚覺要做一些,比如不老騎士這種老來逐夢的事。
又一次被壓著頭去看物質這件事。
很痛苦。我十分痛苦。十萬分痛苦。十萬。
是第幾次了?
總是這樣循環:2%會做一些相對而言家人接受不了的事,但98%都聽話的做了自己接受不了卻妥協的事。選擇是我做的,我完全同意,只是半推半就,因此後來的分裂也沒怨什麼的承受了。你說我總是一段時間就會痛苦一次,實在是我也沒辦法控制。但總比完全被擊敗好吧。
不想再聽什麼道理了,就是社會適應不良。有聽過我說話嗎? 有吧,你說你知道的。那為什麼還要壓著我的頭,去用大家都一樣的模式,保障我老年不至潦倒的生活呢?
弱勢即便發聲,也會被大聲嚷嚷的主流而掩埋。
請問你可以聽我娓娓道來,從以前到現在,然後不要用任何你的道理回應我嗎?請問你可以不要充滿對我失望的眼神,當我沒有照著你想像的路去走嗎?
需要放下家庭嗎?
世界太吵了。吵到只剩下自己滿腔道理,以及不過尋求支援的安慰與高談擴論,忘記怯怯然的那些字句,很鏗鏘,但也很小聲。
有幾個沉寂的夜晚,醒著,世界靜的連針掉在地上都聽的到。捨不得睡,怕一瞇眼就扼腕這場安靜的流失。
比如說,你怎麼想「自由」?
當年我呢喃的說,自由是相對的。你卻亂棒打在身上,一邊淨是說:就是給你太多自由,你才會這麼陽奉陰違。
當某人說我們一直過的太自由時,是因為相對於某人曾接受的束縛,或我們多遇到一些選擇,所以顯得是比較自由的。
今天想說的是,天生就有太多選擇的人,不一定自由。像是愛情。男配女,多天經地義,偏偏遇上了男配男,女配女。這不是自由過了頭,他就是天生多了這個選項。而有良心之人,最後的決定,可能就是「你爽我也ok」的只好認命。但在他做的選擇v.s.他本來想要選擇之間,有落差。
最近深感迷惑的是,接受落差,是不是就是俗稱的成長? 然後到四五十歲的時候回首,「哇…過去我們犧牲自己這麼多」,而後才驚覺要做一些,比如不老騎士這種老來逐夢的事。
又一次被壓著頭去看物質這件事。
很痛苦。我十分痛苦。十萬分痛苦。十萬。
是第幾次了?
總是這樣循環:2%會做一些相對而言家人接受不了的事,但98%都聽話的做了自己接受不了卻妥協的事。選擇是我做的,我完全同意,只是半推半就,因此後來的分裂也沒怨什麼的承受了。你說我總是一段時間就會痛苦一次,實在是我也沒辦法控制。但總比完全被擊敗好吧。
不想再聽什麼道理了,就是社會適應不良。有聽過我說話嗎? 有吧,你說你知道的。那為什麼還要壓著我的頭,去用大家都一樣的模式,保障我老年不至潦倒的生活呢?
弱勢即便發聲,也會被大聲嚷嚷的主流而掩埋。
請問你可以聽我娓娓道來,從以前到現在,然後不要用任何你的道理回應我嗎?請問你可以不要充滿對我失望的眼神,當我沒有照著你想像的路去走嗎?
需要放下家庭嗎?
世界太吵了。吵到只剩下自己滿腔道理,以及不過尋求支援的安慰與高談擴論,忘記怯怯然的那些字句,很鏗鏘,但也很小聲。
有幾個沉寂的夜晚,醒著,世界靜的連針掉在地上都聽的到。捨不得睡,怕一瞇眼就扼腕這場安靜的流失。
2012/09/05
穩定交往中
--獻給曾青春漂浪之朋友,祝我們一路好走。
打從有FB那刻起,個人資訊的交往狀態就沒變過:單身。當然事實上是有更迭成分的,只因最後反正也是殊途同歸向一個單身的結果,也就無所謂了。
感情應該是她這輩子最執迷不悟、不為所動、別人怎樣都很難動搖其個人意志的偏執。在生活很多層面,尚且受到至親好友的影響,感情這塊,莫名的就有勇氣捍衛,比甘地還要講究和平而堅定。果然辛苦。阿,難怪! 所以在守恆定律下,這裡多一點,那裡就少一點,對於人生其他部分也就隨便當卒仔巴即可。
她每次都破釜沉舟一般認真,穩定交往其實是很快就可以進入的狀態。可除了最早的那段能夠承認外,當一個人不相信愛情之後,穩定交往有時不過是從時間來判斷,甚至不敢正眼面對自己有這種時刻。
很容易愛人,但也很容易離開人,過去的招牌印象。但那是愛嗎?好像只是很起頭的充滿興趣的階段。相處過程稍不舒爽,那刻她突然地想起前朝被蛇咬的畫面,人轉身的也就快了。
直到有一天覺得自己準備可以再繼續尋找愛情了,可以愛人了,才怯怯的啟動那充滿動感的雷達。
遇到那個人之後,她才發現疏於練習原來真會失去愛人的能力,即使覺得心態準備好,連牽手的時機點都不知如何切入,那年十多歲的劇情竟然再演一次,真是相當狼狽。
再一陣子,本能終於大展開來,嘩,原來愛是這樣,總算記起來了。但人至中年總分不清什麼熱戀不熱戀了,啪地一下,好像就落了根什麼的。
人生就已經苦苦的了,遇見好康的,總得好好享受,用過去年誤打誤撞也算練功一場的武藝,談段成熟的感情吧。
一兩年前,「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看看現在竟譜了這些個什麼曲。固執總算可以再加上兩個字了:擇善固執。
打從有FB那刻起,個人資訊的交往狀態就沒變過:單身。當然事實上是有更迭成分的,只因最後反正也是殊途同歸向一個單身的結果,也就無所謂了。
感情應該是她這輩子最執迷不悟、不為所動、別人怎樣都很難動搖其個人意志的偏執。在生活很多層面,尚且受到至親好友的影響,感情這塊,莫名的就有勇氣捍衛,比甘地還要講究和平而堅定。果然辛苦。阿,難怪! 所以在守恆定律下,這裡多一點,那裡就少一點,對於人生其他部分也就隨便當卒仔巴即可。
她每次都破釜沉舟一般認真,穩定交往其實是很快就可以進入的狀態。可除了最早的那段能夠承認外,當一個人不相信愛情之後,穩定交往有時不過是從時間來判斷,甚至不敢正眼面對自己有這種時刻。
很容易愛人,但也很容易離開人,過去的招牌印象。但那是愛嗎?好像只是很起頭的充滿興趣的階段。相處過程稍不舒爽,那刻她突然地想起前朝被蛇咬的畫面,人轉身的也就快了。
直到有一天覺得自己準備可以再繼續尋找愛情了,可以愛人了,才怯怯的啟動那充滿動感的雷達。
遇到那個人之後,她才發現疏於練習原來真會失去愛人的能力,即使覺得心態準備好,連牽手的時機點都不知如何切入,那年十多歲的劇情竟然再演一次,真是相當狼狽。
再一陣子,本能終於大展開來,嘩,原來愛是這樣,總算記起來了。但人至中年總分不清什麼熱戀不熱戀了,啪地一下,好像就落了根什麼的。
人生就已經苦苦的了,遇見好康的,總得好好享受,用過去年誤打誤撞也算練功一場的武藝,談段成熟的感情吧。
一兩年前,「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看看現在竟譜了這些個什麼曲。固執總算可以再加上兩個字了:擇善固執。
2012/09/04
一技之長
說到一技之長,我就會覺得很困惑。
昨天因為悶太久的「什麼都不說、但其實滿腹屎」,對好友大肆靠盃了情緒上的壓力,她就這樣問我。我胡亂回答一通,純粹只照著自己工作的經歷,但說實在的,你問我一技之長,總是在鬼環境中作莫名其妙的工作而死不了,算不算? 如果人家說工作資歷與經驗有所累積的話,我的一技之長,該是如此吧。
除了學歷與工作經歷,我是寫不出什麼漂亮履歷,什麼證照,我只有傲人的罩杯啦! 每次跟我講什麼照我都挺想這樣回應的。連想去個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不能入選,我想多少也是不夠明確的能說我會產出什麼,我會去哪裡、做什麼。因為從來就不是這樣的人,也很難因為外界要求把自己變成那樣的人。
太享受與習慣不羈,當很多人都覺得變動很痛苦的時候,我倒覺得還好,變就變,隨境改變自己的樣子,人生嘛! 我現在穿著超中性的衣服,也有超冶艷的高跟鞋,和布很少的那些衣服,哪天要上什麼場景,就這樣那樣吧。
但我也有我的痛苦。
那個要遵守的奇怪框架。 不過想了一整天,一切還是源於自找的。
不羈也是要謀生,就是這樣。我的決心不知道要長到多大左右,才可以離開。
反正,在長了。但源於很強烈的穩定家庭背景,我還是要給自己一些時間,為什麼呢? 沒有為什麼,那是習慣,就像你聽完朋友抱怨說,那你離職吧,那你分手吧,很罕見隔天就來跟你說”我閃人了”的那種朋友。
這方面,我好像還是有點正常的。因為,說出口了就不能動搖阿,分就要分的成,分的堅決。火象星座聽說不尬意輸。
這也是我的一技之長。
昨天因為悶太久的「什麼都不說、但其實滿腹屎」,對好友大肆靠盃了情緒上的壓力,她就這樣問我。我胡亂回答一通,純粹只照著自己工作的經歷,但說實在的,你問我一技之長,總是在鬼環境中作莫名其妙的工作而死不了,算不算? 如果人家說工作資歷與經驗有所累積的話,我的一技之長,該是如此吧。
除了學歷與工作經歷,我是寫不出什麼漂亮履歷,什麼證照,我只有傲人的罩杯啦! 每次跟我講什麼照我都挺想這樣回應的。連想去個雲門舞集的流浪者計畫,不能入選,我想多少也是不夠明確的能說我會產出什麼,我會去哪裡、做什麼。因為從來就不是這樣的人,也很難因為外界要求把自己變成那樣的人。
太享受與習慣不羈,當很多人都覺得變動很痛苦的時候,我倒覺得還好,變就變,隨境改變自己的樣子,人生嘛! 我現在穿著超中性的衣服,也有超冶艷的高跟鞋,和布很少的那些衣服,哪天要上什麼場景,就這樣那樣吧。
但我也有我的痛苦。
那個要遵守的奇怪框架。 不過想了一整天,一切還是源於自找的。
不羈也是要謀生,就是這樣。我的決心不知道要長到多大左右,才可以離開。
反正,在長了。但源於很強烈的穩定家庭背景,我還是要給自己一些時間,為什麼呢? 沒有為什麼,那是習慣,就像你聽完朋友抱怨說,那你離職吧,那你分手吧,很罕見隔天就來跟你說”我閃人了”的那種朋友。
這方面,我好像還是有點正常的。因為,說出口了就不能動搖阿,分就要分的成,分的堅決。火象星座聽說不尬意輸。
這也是我的一技之長。
2012/09/03
困獸不會鬥
人常說困獸之鬥。有天當我想啟用這句話時,赫然發現邏輯時有難通之處。獸不會被困住,獸面對的是「難」,不是「困」,獸尚可戰鬥於難事之中,而困,就說是困了,鬥個屁,鬥不過那個四方圈圈的,最後木然呆坐地上,等人開門,或自己默默開門走出去。
離開「困」不是太難,可是還是被困住了。
越是有惻隱之心、越易被「責任」二字唬住之人,越是難以開啟那扇門。獨善其身的時候,才真的能做一頭獸。
而今的我不是獸不是獅子了,困得令我常常咬緊嘴唇,我知道我大可以做決定,但很可惜的(或從別的角度來看,約莫會送上一句恭喜吧…)認知基模也半推半就的社會化了,在畸型之中,千萬別問我下一步怎麼走,因為我說不出來,已經很苦了,咖啡不說分由的就倒進2/3包糖,還看不出那已是種放棄身型的壓力反射麼?
以前你總要我做什麼是都問一聲為什麼的,但為什麼最後我得用一種自己都不太信服的理由合理化現在的處境,然後說,因為我們長大了,因為、因為、因為一堆我不以為的因為。我只是要你們放心,但如果我像等死一般呢?
現狀也不是不滿足,不滿足早就死了,我還想放下呢! 放棄呢! 我可以嗎? 然後又有一說了,隨緣,要走也是要隨緣。
說真的,在古今倫理交錯的狀態下,真是身心皆疲,我連一句化也說不出口,我連一個人都不想理。 但我依舊很聽話的生活在,所謂「人」應該要生存的地方,只是必須選擇沉默,只能沉默,才可以暫緩所有的失調。
我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人,當我愛了第一個人之後,你們就該承認很多光怪陸離要正常化。只是你們還是不願意讓我走自己的人生,只是我還不願意讓大家傷透心,想起一直以來的雙軌人生,演累了,是不是還是要繼續?
人間,不願失格。寫完還是怔怔的讓自己困住了。那麼,就再像往常一樣嗎? 困到崩潰是吧。是嗎?
天阿。
離開「困」不是太難,可是還是被困住了。
越是有惻隱之心、越易被「責任」二字唬住之人,越是難以開啟那扇門。獨善其身的時候,才真的能做一頭獸。
而今的我不是獸不是獅子了,困得令我常常咬緊嘴唇,我知道我大可以做決定,但很可惜的(或從別的角度來看,約莫會送上一句恭喜吧…)認知基模也半推半就的社會化了,在畸型之中,千萬別問我下一步怎麼走,因為我說不出來,已經很苦了,咖啡不說分由的就倒進2/3包糖,還看不出那已是種放棄身型的壓力反射麼?
以前你總要我做什麼是都問一聲為什麼的,但為什麼最後我得用一種自己都不太信服的理由合理化現在的處境,然後說,因為我們長大了,因為、因為、因為一堆我不以為的因為。我只是要你們放心,但如果我像等死一般呢?
現狀也不是不滿足,不滿足早就死了,我還想放下呢! 放棄呢! 我可以嗎? 然後又有一說了,隨緣,要走也是要隨緣。
說真的,在古今倫理交錯的狀態下,真是身心皆疲,我連一句化也說不出口,我連一個人都不想理。 但我依舊很聽話的生活在,所謂「人」應該要生存的地方,只是必須選擇沉默,只能沉默,才可以暫緩所有的失調。
我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人,當我愛了第一個人之後,你們就該承認很多光怪陸離要正常化。只是你們還是不願意讓我走自己的人生,只是我還不願意讓大家傷透心,想起一直以來的雙軌人生,演累了,是不是還是要繼續?
人間,不願失格。寫完還是怔怔的讓自己困住了。那麼,就再像往常一樣嗎? 困到崩潰是吧。是嗎?
天阿。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