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了。當我對人生的詼諧有更多了解之年紀,早已超出當時的你幾歲。無從考究,實則也無須考究,若那些殘存的隻字片語真為你所留,都相信決定棄世時候的你,真的是「我很快樂」。
阮玲玉,1910.4.26-1935.3.8。是夜,再重新播放關錦鵬執導的<阮玲玉>,我幾乎是從頭到尾抿著唇看完的。
管它美不美化,不重要。但關導串連起阮玲玉生前的一些片段,加諸他的採訪理解,以及與演員的討論而付予的情緒色彩,由張曼玉一層一層漸強的堆疊。時代下所產生的無奈,乃至只好如此的選擇,說穿了還是一股女性渴望愛情的依賴,而阮玲玉,太誠實的讓自己瘋了般的跌進愛情漩渦,最後無法死裡逃生。
就像當年那個聯華影業的費穆導演說的,「她對人生太嚴肅」,張曼玉揣摩起阮玲玉的情緒,果真如金牛座一般踏實的踩在地上。每越踩往死期一步,就越沉痛。阮玲玉生前演過的電影,從花瓶到革命精神的新女性,彷彿昭告觀眾她正在往越來越孤絕的路上走,可似乎沒有人看見。也或許是因為,她也很認真的在隱藏;卻只能在過世後幾十年,在關錦鵬的電影中,以拍片cut後餘韻不絕的情緒向觀眾做交代。
電影與人生,命定式的發展。電影中她就這麼發怒一次,嘶吼過一次,然後便是極盡的面無表情。
棄世的歷程太驚人,儘管表面聞不出一絲的波動。1935年的那一場盡歡,她與一個個合作過導演的吻別與感謝,重的我無法一眼帶過,矛盾的丰姿綽綽亦令我不忍移開視線。
電影主題曲,黃鶯鶯的葬心。歌詞有點嚼詞了,怎麼聽都覺得不是很自然,雖然那真的很精簡的描繪阮玲玉短瞬25載的殘影。我倒是,一直一直想起王菲那首<迷魂記>。太善良又太敏感的人,一旦躲不了愛情,總是要花好多代價與之對峙。
迷魂記
作詞:林夕 作曲:謝霆鋒 編曲:梁翹柏
別叫我太感激你 藥水色太精美
別要我吃出滋味 愉快得 知覺麻痺
為甚麼 呵護我 當我痊癒了 可吃甚麼
為甚麼 感動我 等我難習慣 最低痛楚
怕甚麼 怕愛人 扶著情感 得到禮品總會敏感
怕甚麼 怕習慣豁出去愛上他人
但卻不懂去 弄完假再成真
別錯碰我的手臂 毛管不夠爭氣
別賜我太多福氣 令美點 都掛住你
為甚麼 寵壞我 等我難習慣 半掩被窩
怕甚麼 怕被迷魂 扶著情感 得到細心只怕喪心
愛甚麼 愛令我勇於報答太多人
但卻不知道 如何死裡逃生
關錦鵬版的<阮玲玉>,跳回影迷心態。90年代硬底子大明星集錦的片。呼應起影末阮玲玉為世人最後憑弔照,彷彿以一種很高的規格禮數,向這個很認真的影藝先輩致敬。
渾!我根本就是胡言亂語。2010台北電影節捧出了阮玲玉。然而戰亂的時代,時空的久遠,我也不相信現代人真能拼湊出什麼完整的她,默片演法甚至讓人發噱。但她就很神奇的像一杯清酒,甜甜的膩在心上,一種情緒,就,大概是這麼回事兒吧...
2 則留言:
妳最近可以想很多事
是阿,其實一直都在想。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