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7

I come from Taiwan

上大學那一年,扛著細軟離開台南、前往台北時,外公給我一句臨別贈言:去到外面,你代表的不只你自己一個人,而是整個家族。

十八歲的我,似懂非懂,只是覺得:有這麼嚴重喔?

多年以後,我還真的懂了。

每個人都是你所生活的那個世界的濃縮版,從你吃什麼長大、你生活習慣是怎樣、你為人處世如何、甚至你的身體輪廓長成什麼形狀,有關係的,跟你阿公你阿嬤你爹你娘你老師你同學你朋友,都是有關係的。人就是其他人與自己之間交互作用的產物。

前幾天跟媽媽講電話的時候,我說,小時候雖然對於父母嚴厲教育方式,經常有「自己的命運怎麼這麼衰」的感嘆;長大,進入社群生活之後,才了解過去的壓制造就現在的彈性是多麼舒服的一件事。比如受氣之類的事,有好幾次,當我處在和別人一樣的狀況中,不會被氣瘋而失去行為的準頭時,我由衷感謝過去的家教。

雖然也因為過去我娘揍人揍得太超過,導致我&弟弟還有爹娘之間一直有陰影在,但未來總是值得期盼的,如果一輩子陰影都消不掉阿,我只能說,那就是命了啦!

2008,北京奧運。每四年,我都會被奧運這幾周的氣氛感染得七葷八素,縱然有一堆奇奇怪怪的賽事我不熟悉,不過如果有轉播,我總是樂於follow。我最愛看的有兩個點,一個是運動家奮戰的態度,一個是受獎。看奧運的感覺很不一樣,雖然像網球公開賽or世界盃之類的,已是數一數二的為人所熱衷的國際賽事,但總覺得那是專屬於某項運動的光榮,球隊或選手個別化的利益好像還是爭取勝利的重要指標。

奧運有國家光榮,不同領域的選手為求一個國家光榮而堅持。當我與外國人相處的時候,也經常有這種感覺。I'm Asian. I'm Chinese. I come from Taiwan.

我記起2004年的雅典奧運,在電視機前看著朱木炎受獎跆拳道金牌,當中華台北會旗升起、國旗歌響起,我跟阿芬在msn上同時丟出"靠,我哭死了!"


我記起2005年的亞錦賽,在一個星期五上午,我和老蔡、阿娟、阿尼、阿元享用完Burger King的早餐後,痛下決定翹了研究所人數已不多的一堂課,在活大(台大的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的禮堂,和幾百個不認識的台大學生們,一起在超大螢幕前觀戰,為中華隊加油。

2008奧運,盧彥勳男單網球的拼勁(只看這個,因為沒機會看到什麼賽事轉播!!!=.=),還有他紅著眼眶的賽後訪問,我又一陣雞皮疙瘩。

剛才沿著基隆路走來,一路上不少商家的電視播著中荷之戰,店家裡、人行道上或坐或站塞了不少盯著螢幕瞧的人,我也忍不住停一下,1:0的時候,恩,幹得好。然後中華隊今天真的吃"荷"包蛋,破了蛋又吃了個精光,5:0。

每個國家都有內部混亂,國人咒罵政局的狀況。雖然我不一定要愛每個政府當局者,但我還是很喜歡台灣,因為我在這邊長大。如果我幹譙這塊土地,等於幹譙自己。

這面旗子儘管不能總是理所當然的飄在每一個場合,但不管去到哪裡,我只認它是我的國旗。就降。

btw,反正都有人公開罵了,我也覺得無線台今年轉播奧運的態度很失敗。也許是真的有電視台經營的考量吧,我不知道。總之我只感受到,收視率置於與國際接軌之上的可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