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a romantic title! I bet you definately heard of this film even you might not have the chance to see it! And I bet you also heard of score of this film, Moon River.1961,第凡內早餐。
翻的好! 不看原文前,我壓根兒不會聯想到珠光寶氣的Tiffany。 另一方面,劇本寫的好! 電影拍的好! 演員選的好! 詮釋的好! 我說,經典就是這樣。
畫面一開始,暗黃的鏡頭。女主角Holly穿著合身洋裝、帶著黑手套與墨鏡,雙腳緩緩交叉地走在未開始營業的紐約第五大道上,吃著簡易的早餐,在暗得要命的玻璃外,以鼻子湊近玻璃才能看清楚商店內部的方式(再加上她戴墨鏡!!),進行著一種象徵性(i guess)的window shopping。

Holly是一個一心想擠身上流社會的女孩,她可以積極辦Home party、釣凱子;但當她感到受屈辱或不知所措的時候,竟然是走進Fifth Avenue的Tiffany。Holly說,因為在Tiffany裡,一切都像是如此如此的美好,不會有令人傷心的壞事,且永遠不會改變。然後很妙的是,我沒有在電影中看到Holly有花一分錢在Tiffany上。
我不曉得原著者怎麼想Tiffany的,我有一種感覺,好像Holly就是原著者的化身,小心翼翼的守護Tiffany的高貴與優雅,不讓這個品牌落入金錢遊戲的俗套中。即使當男主角用10美元問店員,Tiffany裡到底有什麼可以用10元買到東西? 原著也硬要讓店員以寬容優雅的服務態度,允許免費提供男主角刻字服務,刻在一只來自爆米花中的便宜戒指上(就像乖乖裡面附贈的玩具啦!)。
後來他們去了公共圖書館,結果男主角在自己的書上簽字(he's a writer),女主角又一直花枝亂顫的咯咯笑,且猛問館員相不相信這是作者本人,惹得館員對他們低吼。然後女主角說啦,如果這個館員有Tiffany裡面的人一半優雅就好了...。整齣戲就像這樣,無時不在襯托Tiffany的神聖性。噢,是怎樣?! 噢,又是怎樣我覺得好看極了!!??
↑↑BTW,這個男主角George Peppard年輕的時候也是帥呼呼的哩!看完這齣戲,我第一次想為Tiffany的高貴做答辯。總之,對品牌高貴性的強調放在Holly這樣一個女孩子的心中時,我居然不會討厭這個貴的要命的品牌。
我痛恨在電視上比著誰的包誰的衣比較貴的人(花越多錢買的人,怎麼看都像是冤大頭=.=)。其實沒有什麼是天生就令人討厭的,例如,只要高雅一點來傳達對品牌的尊重,也許我就不會說諸如討厭這樣之類的話了。再者,當我漸漸發現一些品牌故事之後,更覺得那些入土的設計師如果地下有知,應該是做鬼也想扒光一堆假名媛貴婦身上的那些包那些衣吧XD
我覺得Audrey Hepburn本身就有一種高貴性,所以讓這部電影變得很讚。如果要重拍這部電影,我暫時想不到有誰有這個取代性@@ 很難形容那種氣質。我覺得Hepburn的漂亮跟李英愛那種什麼氧氣美女不一樣,Hepburn是精緻的,而且很妙的是她的高雅不會做作! 難怪當代的人對她那麼著迷。
實在不知道要說什麼了:P 老實說,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部戲的脈絡再也普通不過了,但它會變成經典,絕絕對對跟Hepburn走進那個故事,讓角色鮮明活躍有很大關係! 雖然我沒有看過原著,但光是幾個鏡頭的表現,就覺得那些肢體與動線一定是為了展現原著中許多的形容詞而生。
如果拋開故事的情節,一直盯著Hepburn應該也是很過癮的一種觀賞方式。我突然想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