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2

紅玫瑰與白玫瑰

泰國的萍水相逢,但是我一直深記著。

第一次聽到這旋律,是近一個月前的泰國之旅中,人妖秀表演的一段背景音樂。每次聽到一些震撼的音樂都令我屏氣凝神,那次也是。上週六歌唱節目的參賽者唱了它,天!竟然是《紅玫瑰與白玫瑰》的主題曲,玫瑰香。

1994, 林憶蓮, 玫瑰香。


讓我起身向詞曲作者小蟲先生90度鞠躬一下。音樂每一處都打得我心臟噗通噗通的跳。

昨日,我重看了這部電影。關錦鵬導,趙文瑄(佟振保)、陳沖(紅玫瑰代表)、葉玉卿(白玫瑰代表)演。又是一部大戲,對張愛玲原著的作品總是如此感覺。

當然有一點鬼譎,如果要我說說這部戲(or小說)的氛圍。佟振保放不下當社會上所謂「好人」的舒服,可是他也敵不過情慾的天性,雖然當你聽到旁白這麼說「第二天起床,振保改過自新,又變了個好人」的時候,會有種"真該死,這男的"-這樣的感覺,不過,很妙,張愛玲對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描述,反到安撫了女性讀者不少。

因為它讓人有一種感受...男人在情慾世界輪迴,而女人一旦死心,就不會再理睬太多。世界上最傷人的,不是恨,而是沒有感覺。所以,多年以後振保與被他遺棄卻在心上纏繞不已的紅玫瑰相遇,她下車離去的那一刻,振保哭了。紅玫瑰雖然鉛華不再,倒也從容下車,就向同朋友普通的說著再見一般。"振保心想,怎麼會是他哭呢? 應該是她哭,然後由他來安慰她的吧。" 電影中,聽到這樣的對白。

本來,
紅玫瑰,熱情而敢愛。
白玫瑰,待開發的尊男式愛法。
最後,都神秘的變了樣。
我還是覺得,女人,真的是很神奇。
而男人,可能很好懂,也可能很難猜。怎樣都行。

這電影,看完以後,其實更不懂愛是什麼了。也或許,這些人之間都不是愛情,不過是「關係」罷了。兩色玫瑰,其實僅是一條連續線上的兩個端點,端點的熱路與冷度,最紮實的突顯。所以張愛玲選來寫。

這裡有文字版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如果想看的話。

2008/06/21

Archive

小尼說,我的部落格都不常寫什麼有趣的東西,譬如說,這次的泰國行,好玩的要死,可是我都不在這寫。

不過,我到處說耶。

說與寫好像質能守恆一樣,通常,已經說了的,我不太會寫;而寫下來的,倒不怎麼會在平日談話間出現。所以有些人沒有交往太多年的朋友會對我說,許阿白,你寫的東西很不像你說的話。有的人更那個,直接說,哎喲,看你寫的東西才發現你好像頗有深度。

我也不知道怎麼會有這樣的差距,這幾年可能也不太愛嘻嘻哈哈講話or講八卦了,比較少人會這樣對我說。不過唯一不變的是,不管我想說甚麼、寫甚麼都很直接,也很跳tone。前幾天做了個測驗發現邏輯分數不高,果然。還是不想承認這叫邏輯爛,而是有特色。謝謝。

之前看談話性節目,給了個蔡詩萍"社會觀察者"的title。如果那是個隸屬在某組織中的職務,找工作的時候我一定奮力狂投履歷到這些公司去。我的生活中素材極多,神來一筆的念頭,經常就是滔滔不絕的向人道出,而且因為我記性真的不好,所以那種"快說出來"的需求很強,要我不說...還真的很痛苦!!

說完了,我也就懶的寫了。

那麼寫下的呢? 就是平常不一定跟誰講都能相應的話題。所以你看嘛,我在這總是寫音樂,寫電影,寫一些概念性的人生思維。一來怕說了對方打起呵欠,或太快argue我的觀點(畢竟本人不是時時刻刻都well-prepared for challenges,且我覺得不想清楚亂講話只會成為日後被攻訐的包袱=.= 江湖真歹行),這樣我會不知如何反應是好,或以後乾脆不要跟這些人講話。

寫下的,我倒會三不五時在那邊"反覆吟哦"。不知道,反正覺得任何能被紀錄的東西,都好像甚麼證據一樣,所以要表現的好一點吧@@ 就像這次泰國行,我會一直上去小尼的blog反覆看,每次看到同一些地方還會一直笑。噢!有別人archive真是便利捏:P (所以,數位圖書館加油!)

不過,不管怎樣,我會努力用我所有的記憶細胞,守護每個生活中的片段。

2008/06/20

真的只要扣人心弦就好..Try to Remember..

朋友一個個結了婚,媽媽說,「你談戀愛比人家多,結果反而沒有定下來。」是阿,不過並沒有什麼後悔,至少,分手後的每個朋友,還能維持生活與心靈上的關照,我覺得這樣就算值得了。

我想可能分手的方式吧!歸納起來,目前為止我的感情終結,放手與放棄是最主要的兩種方式,死心了,就比較能從容的做好準備、分開。所以尚未有什麼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好端端的,沒事講起1998年的電影《玻璃之城》,這是我甚愛的電影之一。愛的原因是劇情內容又是一場講述舊時代戰後嬰兒潮的愛戀,另一因是try to remember一曲的穿插,致使整個電影瀰漫著一種訴舊情的浪漫。

故事的主角,現實生活中終究沒有在一起,但當try to remember一響起,他們在彼此心中留下扣人心弦的愛戀,總是令人淚腺瞬間滿格。這首歌淡淡的,輕柔的,但魔力真的很大,其中一個證據就是我那對感情一向小冷血的弟弟也愛這首歌:P

1965, Try to Remember, Brothers Four's version.


看那歌詞。平實的可以啊,但兩個人的相處不就是那些平實的點點滴滴嗎?令人分手後哭得死去活來的點,也就是這些吧!

Try to remember
Music/ Harvey Schmidt
Lyrics/ Tom Jones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life was slow and oh, so me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grass was green and grain was ye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you were a tender and callow fellow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Try to remember when life was so tender
That no one wept except the willow
Try to remember the kind of September
When love was an ember about to billow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then follow (follow)

Deep in December it's nice to remember
Although you know the snow will follow
Deep in December it's nice to remember
The fire of September that made us mellow
Deep in December our hearts should remember and follow

感覺真是好到批哩啪啦! by the way,這真的是"老歌",出自off-Broadway "The Fantasticks"(debut in 1960)一劇,劇情其實算好笑,不過也很真實,有興趣的人可得自己看一下囉![intro to The Fantasticks]我也尚未有機會欣賞這齣劇啦~~

林宥嘉,眼色

唱片公司說,這一支是異色版(另一支是純色板,總之色就是色,要看就直接看異色)。


林宥嘉,眼色。


看的我膽顫心驚。音樂真好。就像林宥嘉自己說的,這是一支慾望很直接表現的MV。沒有露到多A片的程度,我已隨著音樂奏入那個謎幻之中;人對人的慾望,男男也好,女女也好,男女也好,不過如此誠實的在MV中湧現。

沒有大驚小怪,膽顫心驚只因專心地走入了那慾望世界中五分鐘。進入是天堂。當回神發現前方不再是有聲有色的畫面,而是直挺挺杵在桌上的螢幕與鍵盤時,定睛再看那停格的小框,我指著它告訴你,那樣就是地獄。

切換視窗,我寫著,音樂繼續響著。飛快閃入《春光乍洩》的何寶榮與黎耀輝、《色戒》的王佳芝與易先生、《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的金大班、《自梳》的玉環與意歡,還有還有,《孤戀花》的五寶與雲芳阿姊。如此的慾望節奏,低調卻迅速的熱火蔓延,只有中國味最對了。可惜,都是悲劇。

所以,我們經常欣賞悲劇,可能滿足一點點自己即便想闖卻不敢闖的慾望在心裡走一遭。其中,五寶與雲芳的相處最令我低迴。不禁讚起袁詠儀和李心潔的詮釋。不知為何,《自梳》中的劉嘉玲與楊采妮,始終沒有佔領到我急跳的心臟,雖然我還是有所感慨啦。

其實我不過想說,林宥嘉的聲音真有無限想像空間,是嗅到他野心,但不令我討厭就是。BTW,李泉真的很會做這種音樂,如果說音樂也有內心戲,李泉特會搞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