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家整合廣告行銷公司,叫做博報堂,它有個「生活綜合研究所」,不同於一般市調公司serious的做法,採取七夕許願法、免費算命法、如果法、空想法等,每年出版一次「生活預報報告」。EMBA電子報說,這份報告「常能捕捉到一般人潛在渴望,激發出很多人沒想到的商機」。
好像還挺有趣,用一種最純粹的人性欲望思考,看看人們的「想要」;而不是從任何商品面來主導或詢問人們的「想要」。這份報告2005年歸納出3種生活趨勢:「一、抄近路:意指希望早一點成功,因此早日準備迎接成功;二、逆向行駛:意指勇於走上與眾不同的道路;三、獨行小徑:意指選擇不用別人認同的道路,只要完成自己的願望就能自我滿足,換言之,消費者不求擁有整片的花園,只要能有一顆種子,栽培出一小盆美麗的花,就很滿足。」
哪一種是你?
突然發現一個好玩的現象,從小到大正規教育下傳達的腳踏實地生活模式,竟然沒有出現在這其中,整體看這三種趨勢,也確實很現代化,並且非常有個性的感覺。
不過,這只是一種潛意識,也就是說,或許你現在正是個做牛做馬不怨言的踏實者,但心裡面是恨不得有機會踩踩別人的肩膀,跳一個無邊無界。這讓我想到Goffman的戲劇論,簡單來說,每個人都在演戲,呈現一種最能被接受,或最好看的一面之表現。
其實也沒錯,後來想想,每個人應該都有一個"潛水人生"吧!這部分的人生應該鮮少有外人能看見,甚至這樣說吧,能自己完全面對那份潛水人生的人,為數應該是不多。前幾天去看一個小小舞台劇,裡面有個對話讓我印象極深,劇中有個主角是離婚男子,且似乎不太想再接受婚姻,他說,男人常在妻子身上看見自己醜陋的一面,而那常是不堪到連自己都無法接受的。恩,是吧!如果我們在外面演了一整天的戲,回到家總該下戲,就像你在外不會對同事友人大呼小叫,但對家人會;於是乎,一些潛在個性原形畢露,這也就是為什麼「相愛容易相處難」吧!呵呵...
博報堂的報告,有助於將潛在的感覺用於商機延伸中,除了從潛在需求面來看這句話成立;另一方面,我想也是滿足了人們心裡舒服的感覺吧!在潛水人生中,小員工在想的與董事長在想的可都是獨立變項,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這樣說來,如果產品可以顧及潛在人生這一面,那確實可以帶來許多商機,因為小員工也可以擁有大老闆所享有的產品,在實際人生那種多少有上下之分的壓迫感中,這無非是一種愉悅。所以,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何現代人可以不惜代價,將錢花費在一些奢侈品的購置上了。
當然,此文並不是在說,大家都在演戲,噢,這樣世界也太悲哀了點、人生也太累了些,我們常說,要做自己,不過,自己到底是怎樣?連自己都搞不太清楚吧。突然而邊不斷響起這句話,不寫出來實在太難過:P就那個衛生棉阿..."做自己,好自在",就算我們搞不清楚自己,總要自在過活吧!起碼,在某些時刻,一定要有自在的感覺,若非如此...恩...那就進演藝圈好了,其實,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了:P
只是發現個潛水人生,可以滿足"我為狂人"的鴨罷感罷了!有時候面對欲望,坦承它的存在,或許有助於驅策現實生活往一個什麼了不起的地方邁去也說不定,但不要昏了頭,或過度幻想就是。
1 則留言:
小白你應該是我最佩服的朋友之ㄧ了吧,要給你第一名嗎? 總覺得你學業很忙可是你都還有很多時間去看很多有深度的東西;我這傢伙最愛看時尚雜誌跟時尚新聞了.你要保持下去喲,我的深度就靠你了,哈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