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4

唱歌就像練琴

大四那一年,我曾認真的想去拜師學歌藝。因為發現自己沒法像陶吉吉那樣R&B 會成為去KTV的敗點:p

可是後來又不了了之。

從以此後唱歌開始以感情取勝。

昨天看黑澀會,哈林教了一些唱歌的技巧,尤其是轉音、真假音、海豚音,真的是硬練出來的,像練琴一樣。突然覺得肅然起敬,跟著電視長唉一聲,倏然有劃破黑夜寂靜的聳動...。

還真難聽 =.=

執著原來這麼重要。但,要怎麼分出執著還是一意孤行呢?從小我就confuse於固執和擇善固執之間,基本上這兩個詞並沒有什麼不同嘛!其實都是蠻令人討厭的個性,只是為成功的人造就出"擇善固執"的文字遊戲。

有感而發,算了 我要來去練唱歌~

2006/08/10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世界是不公的。」

這是部非常具穿透力的電影,不敢說喚起我的靈魂,但確實喚起靈魂中的一些激動。

南美革命英雄格瓦拉與好友阿爾貝托在23歲那一年橫越南美的壯舉。從安逸到震撼,被驅趕而無家可歸的共產黨員、安地斯山區原住民的流落、印加黃金文明的被摧毀、祕魯痲瘋村的被隔離...南美地方主義形成的不公與分裂,燃起了正直格拉瓦的革命之火。

畫面也憾動了我,直接的撼動。不若一些所謂非主流影片的晦澀與質疑,就像戲中主角一樣,火爆、卻又以誠摯的溫柔貼近觀眾。我突然想起了台灣,不同影片當時背景,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不公與分裂。但當一個革命家,需要更多難以轉彎的道德勇氣,像瘋了一樣的固執離我們都還太遠。

放心吧美國人,世界不會是平的。那是太幸福的你們過度獨大主義所寫下的焦慮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