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29

stages of change

今天在數位之牆電子報看到的一段話,它說,「要成為寫作不輟的Blogger 會經歷幾階段:(1) 一時興起的熱情(2) 熱情暫熄,為了對自己的承諾而寫(3) 讀者多了,為了對讀者的承諾而寫(4) 內化為生活信仰與習慣。」

「而大部分人連第二階段都過不去。」

在網路環境中,每個人其實都是出版者,然而多少人可以不斷output?上面這段文字確實略成為一個通則。然後我在想,自己又是怎麼游移於這些階段間?老實說,我發現這四種心情階段我都有過,端看我那陣子是什麼心情罷了。

最近跟老師的計畫,在研究與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有關的理論,要問我心得嘛,我覺得很有趣,思考與所獲皆不匪,只是不免有些紊亂,因為不管是行為、認知、或是情緒態度,每個人不同就算了,每個人在不同情境狀態下更有不同展現,於是乎,就是一片混亂。我只能說,很敬佩建立理論那些學者們的勇氣,因為只要找到一個反面證據,就可以說這個理論為偽,有時候我這個人就是超級無聊,拼命想是不是有什麼行為或思維不合某個理論的建構,但這樣也不錯,讓我多了觀察普羅萬象的習慣。

回到開頭那幾個對於成為永不止息blogger的說法,我想應只是歸納吧!現在都比較喜歡能用可以包含最多集合的方式來呈現一些看法,多少可消弭什麼得罪別人的情形:P 如果說,只要網路不死、人們在網路空間寫一些東西覺得爽爽的,那就可以「always be a blogger」了吧,我想。

2005/03/08

Lady Orientation

一早在UDN資訊科技電子報看到這樣一篇文章,the title is 「科技產品,開始『女性化』」。它的大意是,原本科技產品給人冷冰冰的印象,由於近年來女性在這方面的消費力不輸男性,因此針對女性消費者推出許多具"柔性特質"的科技產品;像是隨身碟、NB、MP3 Player、手機...等,輕薄短小、操作方便、變化多端等種種訴求,對廠商來說不成問題。

Ha ! "Lady Orientation," right?

在看到科技產品外的世界,像是車子,路上不乏小車兒亂竄之景。我們可以這樣說嗎,lady orientation,讓世界變得更有趣了! 過去的世界,好像真的是男尊女卑的觀念重了一些,而今發現,其實女性的力量與影響,竟也有如此驚人的效應,如果從科技產品近來的訴求觀之,天阿!簡直就是在狂討女性同胞的歡心,這樣想來,尾巴不由得翹到太空去了:P

不過也因此,選擇變得很重要! 現在科技產品男性消費者仍為主流,如果照文中的說法,WOW,他們都要被慣成女生了@@ 也不是說產品一定要區別男性女性這般清楚,只是,不知道男性們使用現代新科技產品時,是否也可以從產品的細緻感受到女性需要的是什麼,有空或許可以多一些這種思維吧!

激進的時代中,常聽人嚷著男女平等;在我看來,男女怎樣都不會平等的,更甚一步說,每個人都不可能會平等的,一人一款內心思維與認知運作,要說平等,還不如說多一些相互了解,不是嗎?

Lady orientation其實也不是強調女權獨大,不過是多聽到一些聲音罷了,這樣才是真往平等邁進之法吧!

2005/03/07

達爾文與恐龍

話說台灣近日從南至北,下了不少雪,高海拔住戶出門鏟雪、遊客興奮大叫,以前不太發生。

又報導說,台灣某幾處有人掛點,因為失溫。呼!雖然不是因病而亡,但莫名其妙地失溫而亡,死者應該覺得很機車吧!

於是,兩個念頭洶湧盤旋於胸:first,不知道遠古時代的恐龍第一次看到雪的時候,是不是也有很興奮的感覺?second,達爾文19世紀對世界的觀察而提出之通則,真是準到想喊他一聲「達半仙」!!

失溫者的悲慟,我第一次很強感受到「天擇」與「適者生存」的震撼,之前或許我們會把達哥的演化論用到工業革命、科技革命對世界的衝擊與新風貌上,不過這些似乎都有些偏誤,因為工業與科技是人們的選擇,並非天意要如此。雖然,今天全球氣溫大降應該也是人們造成,但主要造孽的公害大廠們繼續恣意妄為下去,大多數的人們好像也只能被動地接受環境變遷,讓天擇適於生存者,不是嗎?

2005/2/16,全球141個國家共同簽定的「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此協議是針對溫室效應,要求各國限制廢氣排放量之共同規約;不過美澳死都不簽。全世界的國家好像變成小孩子一樣,要勾勾手答應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而且還會有任性的小孩咧!

關於生存,我想大家都想爭取吧!我們當然可以從克己做起,問題是,個體的公害製造之於主要大廠的公害製造,根本就是20/80法則的情形哪!同樣道理,京都協議書固然好,但是不是"有效",還值得做很大的努力吧!好萊塢大演著《明天過後》,為何美國面對京都協議書還有這麼多藉口哩?我有時候都會想,人家都說風水流輪轉,美國也旺了好一陣子,它不再有影響力後,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想這些好像蠻白痴的,想完以後不免順便自問一聲"so what??" well,是不能怎麼樣,但就覺得自己對於這個世界,到還挺有情有義的就是。

還是來想恐龍看到雪的反應是怎樣好了.....最後的那一份滅種的悲哀,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擔心一下了?或許沒有吧!因為我不知道恐龍到底聰不聰明@@ 但人類都說自己很聰明的,台灣看到雪是很特別,但要是被雪崩壓成肉餅,應該不會為這種更特別的經驗興奮吧!?

達哥說,適者生存。看來,我們還是要多發明一些生存的方式了!God!無法想像人類滅種而被ET感嘆的畫面!!!

2005/03/04

外表不過就是個形狀跟著色的問題

我也不知為什麼會寫這個標題,突然之間的感覺吧!今天等紅綠燈時望了一下街上的人們,憑我那雙戴了眼鏡仍舊不慎清晰的靈魂之窗,盡收眼底的竟與高樓俯視車子差不了多少,就是一堆形狀,一堆顏色。

最近爆紅的人真多,名模主播之流的多半是因外表被注意而竄起,可是我看了看,可以讓我一眼就從此記住並喊出其名的,並非那些最搶紅的人,美感時至今日已變得莫名其妙了,彷彿話題性有更多加分作用。曾經跳脫世俗地幻想一下,幾個朋友在網路開始談論起我而使寡人一砲紅通通.....恩,這樣看來,沒紅的我們,不是沒機會,只是低調罷了:P

每個人,多少有思考過外表這碼事吧!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注重外表,是尊重自己的工作」,恩,是有理。

電視上看到outlet名牌衣飾大打折、某設計師衣服降價大清倉,一堆"名媛"們(電視講的)猛搶的鏡頭,稱一萬多元是個便宜,恩,是有趣。

早上起床不知道要穿什麼是好,掛念起往日有制服穿的日子,是事實。

想讓自己嘗試多種style而買一些衣服,結果不敢穿出門變衣櫥供品,是個怪。

難得穿淑女,卻因不會走路亦不願削足適履,搞得身體髮膚損毀,是慘劇。

結果今天意外發現,路上一瞥所及的,只是形狀跟顏色@@

好不好看,是天生問題,裝扮也許成功,但就不要被發現你褪盡鉛華的那一面。哈,這好像是不會打扮的人之酸葡萄言論....。不過,不管如何,就像我們在欣賞一幅展示於世人面前的畫作一樣,形狀著色都是主觀的,重要的是不要髒髒就好。

但說穿了,我還是在乎走出家門時的我是好看與否的,我想我是比較偏印象派的,即使我看到如畢卡索、馬諦斯派的裝扮,還是會假惺惺地說個特別:P 而且我也會很欣賞形狀好看的人,尤其是腿長的、身高長的,噢,我喜歡長方形。然後我還喜歡很有個性的顏色,但無法說出個所以然來,整體不要過度可愛就好。

我只會用形狀跟顏色讓我順不順眼來感覺外表,這樣簡單多,不過也實在多了!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形狀與配色,眾生相貌,形上學乎?

於是最近超欣賞起一個model來,不過,這是秘密。